低碳院电解水制氢技术获进展

  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氨能)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电解水制氢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了膜电极结构新型调控技术,实现了电流密度和制氢效率的大幅提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旗下期刊《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绿氢在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将大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碱性电解水制氢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的主流技术路线,提升其电流密度和电解效率,有利于降低电解槽成本和电耗,促进绿氢的大规模应用。多年来,碱性电解槽一直采用金属网电极和多孔隔膜的机械组合结构,造成内阻大、催化剂利用率低的问题,因此电流密度和制氢效率提升存在着一定瓶颈。

  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在多孔隔膜两侧直接构造微米级催化剂涂层。催化层呈三维多孔结构,在多孔隔膜表面进行无缝隙黏结,将离子传输距离大幅降低,有利于降低电解槽内阻。同时,三维多孔的催化层比表面积大,能够提升反应活性位点数量,提高催化剂利用率。

  该项研究为大规模、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提供了一种有潜力的技术路线。目前,该技术依托国家能源集团种子基金孵化项目,正在进行新型高效碱性电解槽中试及产品化开发。



相关推荐

我国北部湾海域油气勘探再获重大突破

  3月23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部署在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的海301井获高产油气流,在两个层系分别试获日产1108方、167方油当量,刷新北部湾海中凹陷油气日产纪录。

新一代蒽醌载体技术革新双氧水生产 有望实现装置产能翻倍

  双氧水是重要的基础化学品,但生产过程涉及多种危险化学品和工艺,存在双氧水分解、气相燃爆等安全隐患。近日,由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炼油工艺与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的“助力双氧水绿色安全...

仿生光热织物助力太阳能海水淡化

  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被誉为解决淡水危机的“顶流方案”。

六国化工新增4项专利

  截至3月4日,六国化工公司今年已新增4项专利,包括2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

江汉油田、地质大学(武汉)交流新能源评价技术

  近日,江汉油田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围绕油田卤水锂、钾、溴、硼、碘等共伴生资源评价开展深度技术交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