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科技兴油使命——记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近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通过重建井网和精细地质研究,在锦7块近20年实现规模部署开发井108口,成为辽河油田首次在老区无方式转换的情况下,一次性获批井位超过百口的区块。

  近年来,勘探开发研究院转思想、转观念、转方式,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用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切实的科研行动、严谨的科研作风为辽河油田连续38年保持油气千万吨规模稳产提供了科技支撑。

  稳产保供 守护能源安全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千万吨级大油田,辽河油田牢记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的重大嘱托,聚力增强核心功能,加快提高核心竞争力,全力书写“端牢能源饭碗”的新答卷。

  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增储以经济可采储量为核心,加强区域整体研究,立足富油气区精细勘探,持续深化潜山、连续性油藏地质认识,强化深层天然气成藏理论认识与页岩油甜点预测技术突破,进一步夯实辽河油田千万吨效益稳产资源基础;油气开发以原油重上千万吨、天然气加快上产、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为目标,统筹推进辽河油田本部绿色转型升级、内蒙古通辽多能融合发展、鄂尔多斯盆地宜庆地区非常规高效开发“三大战略基地”建设,提升油气安全稳定供应能力;战新产业以油田公司“5+2”布局为引领,储气库瞄准多类型复杂油气藏建库,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聚焦驱油提采协同封存消碳一体化研究,地热利用突出高渗供暖与中低渗供能并行,伴生矿向多矿种立体勘探发展,积极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和低碳能源供应体系。

  创新驱动 攻关核心技术

  今年以来,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工程”,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攻关形成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该研究院创新性突破深层“独立流体封存箱”成藏模式、“中古生界残留型叠合盆地油气共生”成藏理论、陆相断陷盆地咸化湖盆中高熟页岩油富集机3项地质理论认识,聚焦辽河坳陷深层天然气、开鲁深层油气、中高熟页岩油三大战略接替领域;跨越式提升8项核心技术,从支撑当前、引领未来的实际需求出发,瞄准20万厘泊以上超稠油蒸汽驱、1000米以深稠油SAGD、注水稠油转化学驱,实现黏度、深度、介质等跨越提升;积极探索页岩油前置二氧化碳增能、注气补能、低浓度纳米驱提采等方式,实现由效益建产向大幅提采提升;颠覆性储备微生物采油、低渗透纳米水驱等9项前沿替代技术,聚焦大幅提高采收率、战新产业,储备稠油热力+、化学降黏复合驱、储油库建设等技术,转变开发方式、替代注入介质、填补技术空白,引领低碳绿色发展新方向。

  激发活力 完善制度机制

  近年来,勘探开发研究院从完善科研组织、成果转化、评价激励等方面入手,健全有利于原始创新的制度机制,持续完善“项目制”“揭榜挂帅”等团队攻关模式,提升项目运行效率和成果质量;打通人才发展和序列转换通道,推动人才队伍合理流动、结构优化。

  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勘探开发研究院优化实验室功能,以打造原创技术孵化器为导向,建立“基础研究—试验开发—成果应用”全链条科研组织模式,推动实验室工作重心由测试化验向培育提炼原创技术转变,拉动原创核心技术产出。

  在科技创新奖励上,勘探开发研究院优化薪酬激励机制,健全完善差异化、精准化的业绩考核体系,科学评价员工个人价值贡献力;聚焦科研贡献靶向奖励,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第一贡献者和重大成果转化予以重奖,充分释放创新创效活力。

  在人才培养上,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工程,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以破解关键技术难题为牵引用人之长,优选拔尖人才担纲重大专项,领衔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用“项目+人才”培养领军型“名将”。


相关推荐

氢气长输管线用钢管试制成功

  近日,中国石油宝石管业辽阳公司试制氢气长输管道用直缝、螺旋埋弧焊钢管产品,通过了钢管氢环境相容性评价试验。

19家化企上榜宜昌高新技术企业50强

  2月21日,2025年宜昌市科技创新大会发布了2024年度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50强名单,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化工企业榜上有名。

吉林石化石油焦攻关获突破

  “通过技术攻关,在1月份完成石油焦品质攻关的基础上,2月份产量攻关也取得阶段成果,延迟焦化装置每天加工负荷为3150吨,实现了在大比例掺炼油浆、大循环比操作条件下的历史最高水平。”2月19日,吉...

智慧能源创新实验室落户厦门

  2月19日,嘉庚创新实验室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智慧能源联合创新实验室签约仪式在厦门大学举行。

光电催化水氧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光电催化水氧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赤铁矿光阳极光电催化水氧化过程中的质子耦合电荷转移机制和决速的氧—氧成键路径。

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独山子石化公司稳步推进智能工厂建设纪实

  2月18日,独山子石化公司对外宣布,该公司今年首月汽、柴油交货量达36万吨,创同期新高;化工新材料完成6.95万吨,占公司橡塑产品的27.46%,较去年同期提高2.45%。这些亮眼的经营数据,标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