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12月1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院士团队与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两项芳烃制备技术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这两项科技成果获得了由华东师范大学何鸣元院士领衔的评价委员会“创新性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属国际首创”的一致评价。
这两项成果分别为甲醇石脑油耦合制芳烃技术和石脑油二氧化碳耦合制芳烃技术,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评价委员会建议其加快技术的工业化示范和推广应用。
其中,甲醇石脑油耦合制芳烃技术实现了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原位耦合,拓展了石脑油原料适应性,可大幅降低能耗,提高目标芳烃的产品收率。在此基础上,攻关团队研制了具有石脑油、轻烃芳构化以及甲醇芳烃烷基化等功能的流化床专用催化剂,开发了多区反应、精确控制接触时间的多段湍动流化床及反应与催化剂再生系统,并建成甲醇石脑油耦合制芳烃千吨级中试放大试验装置,同时还完成了多种不同来源石脑油和甲醇耦合中试条件和流程试验,为设计工业生产装置奠定了基础。该成果利用吸放热耦合将煤基石脑油转化为芳烃等产品,为现代煤化工产业开辟了新途径,还可以应用于石油化工中C3~C5低碳烷烃利用、传统芳烃装置技术升级,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石脑油二氧化碳耦合制芳烃技术则创新性地提出了石脑油与二氧化碳耦合制芳烃技术路线,利用二氧化碳调节石脑油原料与芳烃产品之间的碳氢比平衡关系,可大幅度提高芳烃选择性。该工艺还实现了二氧化碳活化转化为一氧化碳,并研制了性能优异的金属/ZSM-5分子筛双功能流化床专用催化剂、高效湍动流化床反应器及反应与催化剂再生系统,建成了石脑油二氧化碳耦合制芳烃千吨级中试放大试验装置。此外,攻关团队还完成了不同来源石脑油和二氧化碳耦合工艺条件和流程试验,获取了编制工艺包所需的基础数据,为设计工业生产装置奠定了技术基础。该成果在芳烃生产过程中耦合了二氧化碳转化,有望实现二氧化碳大规模资源化利用,为石化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途径。
2月21日,2025年宜昌市科技创新大会发布了2024年度宜昌市高新技术企业50强名单,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化工企业榜上有名。
“通过技术攻关,在1月份完成石油焦品质攻关的基础上,2月份产量攻关也取得阶段成果,延迟焦化装置每天加工负荷为3150吨,实现了在大比例掺炼油浆、大循环比操作条件下的历史最高水平。”2月19日,吉...
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光电催化水氧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赤铁矿光阳极光电催化水氧化过程中的质子耦合电荷转移机制和决速的氧—氧成键路径。
2月18日,独山子石化公司对外宣布,该公司今年首月汽、柴油交货量达36万吨,创同期新高;化工新材料完成6.95万吨,占公司橡塑产品的27.46%,较去年同期提高2.45%。这些亮眼的经营数据,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