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山西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加力支持“两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山西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张翔介绍,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是中央赋予山西的历史使命。2019年以来,山西省坚决扛牢重大使命任务,重点围绕“五大基地”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协同联动,扎实推进各项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能源供给更加绿色多元。煤炭智能开采领跑全国,50%以上煤炭产能实现智能化开采,建成30个绿色开采试点示范煤矿,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近82%,煤炭产量连续4年全国第一。晋电外送全国第二,2023年外送电量1576亿千瓦时、覆盖23个省份。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全面提速,今年8月底装机占比48%,比2019年提升14.1个百分点。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创历史新高,2023年产量145.9亿立方,比2019年增长1倍多。氢能重卡首次在中远距离实现纯商业运营。地热能、生物质能加快发展。二是能源消费更加低碳高效。“十四五”前三年全省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0.9%,降幅居全国前列。绿色制造加速推进,建成115个国家级绿色工厂。焦化行业先进产能占比超96%。算力中心电能利用水平全国第六。建成全国首个全省域碳普惠推广平台“三晋绿色生活”。三是能源科技支撑更加坚实有力。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全面启动,“晋创谷”创新平台稳步实施,全球首款醇电混动汽车、新型甲醇牵引车和我国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动力机车首发下线。首批认定10个煤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成97家省级以上能源科技创新平台。四是能源体制机制更加完备高效。出台我国首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工作的省级地方性法规。煤层气勘查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中价·新华焦煤价格指数成为全国价格风向标。大连商品交易所山西产业服务基地揭牌成立,全国首家焦煤期货铁路站台交割仓库落地山西。太原、长治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有序推进。五是能源开放合作持续扩大。高标准打造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实施了一批绿色低碳开发示范项目。“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出口势头迅猛,其中太阳能电池1—8月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25.3%。下一步,山西将持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快规划建设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煤炭煤电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培育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着力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深化全方位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山西省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闫中立表示,山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重点打造“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做大做强省级重点产业链,梯度培育省级特色专业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特色优势农业、现代服务业持续壮大,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山西省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杨韶欣介绍,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加力支持“两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加速出台实施细则。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山西省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具体措施》,全省汽车、电动自行车、营运货车、新能源公交车等7个领域以旧换新实施细则全部出台,为各项工作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加速启动支持政策。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方面,报废范围由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扩大到国四营运柴油货车,更新范围由燃油货车扩大到甲醇、燃气货车。1—8月,全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5.7%,增速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高4.1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4%,比1—7月提高了9.5个百分点。下一步,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完善工作调度机制,统筹各部门发挥政策协同效应,指导各市加快落实各项政策,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确保“两新”工作取得更大成果。
为进一步提升园区营商环境,倾力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工作,近日青岛平度新河化工基地管委会积极开展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并于2025年3月顺利通过开展质量、能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认证范围涵盖园区行政管理...
今年以来,潞安煤基清洁能源公司积极探索安全教育新模式,通过“四课堂”为职工搭建一个学习、交流、提高综合能力的平台。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公开征求意见稿)》,共纳入101个项目,分别用于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其中有不少化工及新能源等领域的先进技术示范项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作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主阵地,石油和化工园区在建设零碳园区过程中面临哪些机遇?生物...
4月7日,从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悉,在新能源产业迈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更宽温域的关键节点,固态电池技术已成为战略高地。
3月29日,上港集团能源公司(下称“上港能源”)旗下甲醇加注船“海港致远”轮在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为韩国“HMMGreen”轮加注约2900吨国产绿色甲醇。这标志着上海港实现国产绿色甲醇的首次批量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