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LNG储罐投用


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1月6日,国内规模最大液化天然气(LNG)储备基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的10号LNG储罐完成预冷并顺利进液,标志着中国海油首座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全球单罐容量最大27万立方米LNG储罐一次性成功投用。

据悉,该储罐采用中国海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储罐直径超100米、高约65米,可储存11.9万吨LNG,供2200万居民两个月的生活用气,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本次作业验证了储罐各项关键技术指标的安全可靠性,为国内27万立方米LNG储罐工程化应用提供了良好借鉴,表明我国超大容积LNG储罐设计及建造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7万立方米LNG储罐对安全性的要求极高,设计建造工艺十分复杂。”中国海油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桩基施工、外罐浇筑、气压升顶、内罐及保冷安装、水压气压试验、氮气置换到最终机械完工、预冷开车,每个环节都面临各种技术难题。

桩基施工是储罐建设的第一步。相较常规的16万立方米储罐,27万立方米储罐自重增加约60%~70%,桩基需要有更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技术团队根据盐城“绿能港”地基偏软的情况,因地制宜,巧妙使用减隔震技术,在桩基与LNG储罐承台间设置橡胶隔震垫,保证储罐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屹立不倒。这一全球最大的27万立方米LNG储罐成功投用,开创了在湿软地质建设全球最大储罐的先河。

储罐的外罐由低温混凝土承台、预应力低温混凝土罐壁、钢筋混凝土球面穹顶组成,外罐浇筑直接关系到储罐的整体稳定性。面对庞大的浇筑任务,技术团队提出采用“跳仓法”分块施工策略,有效减少了混凝土自身收缩产生的裂缝问题,极大提升了储罐的整体稳定性。

穹顶钢结构的气升顶过程是储罐建造过程中难度最大、工艺最复杂、风险最高的工序之一。27万立方米储罐顶梁框架跨度大,穹顶自重大,对气升顶的条件要求更为苛刻。技术团队通过上千次的计算与优化,成功确定了重量最轻且满足强度要求的最佳设计方案,解决了大跨度薄壳结构稳定性分析的难题。

为确保储罐在各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受力情况得到准确监测,技术团队开发了一套适用超大容积LNG全容储罐的应力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收集各关键结构在施工全过程的力学数据,通过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保障LNG储罐结构安全。

为保证LNG储罐一次性投用成功,盐城“绿能港”成立专项工作组,细化扩建罐区管道系统、储罐系统计划节点等工作,编制优化预冷排气方案,创造性采用双罐串联置换举措,大幅降低投产成本,有效减少LNG损耗,提升了项目运营效率和效益。在冬季天然气供应的关键时期,新投用的27万立方米LNG储罐将有效提升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的LNG总储量,为应急调峰增加“底气”。

相关推荐

八小时的暗夜坚守

3月1日,当城市沉入深夜的寂静,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孤东项目部注汽五站的操作间却依然灯火通明。

中国信息通信院:通用设备制造业转型面临四大瓶颈

​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工细、环节多、覆盖广,其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在研发、生产、供给、服务等领域存在诸多瓶颈,亟待解决。这是《千赢国际网页版登录官网入口 》记者近日从中国信息通信院了解到的信息。

天域新实开展修旧利废活动

近日,天域新实公司机修车间开展“修旧利废进班组”活动,职工们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发挥专业技能,让废旧配件重焕生机。

吉林石化建修公司自主维修冰机

2月18日,经过连续6个日夜的艰苦奋战,吉林石化建修公司高质量完成丙烯腈厂三丙装置冰机压缩机检修任务。这是该公司首次自主检修冰机。

宝石管业大口径大壁厚钢管下线

近日,宝石管业辽阳公司通过自主改造,首根D2438×28mm钢管试制成功下线。

延安石化“叶轮切割术”稳流量

近日,在延安石油化工厂联合三车间酸性水汽提装置,该车间技术人员通过对磁力泵实施“叶轮切割术”以及参数调整,将磁力泵运行流量控制在稳定区间,避免了因流量波动过大而导致的机泵故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