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高技能人才短缺之“渴”有望得解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发关注。业界普遍认为,《意见》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培养制度等方面都作出了详尽的部署,有望解高技能人才短缺之“渴”。

  上升空间狭窄 学而优则仕

  高技能人才普遍短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技能人才短缺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出现年龄断层,难以满足企业需求,不能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究其原因,一是技能劳动者职业发展渠道单一、上升空间与成长通道狭窄、工作条件艰苦、待遇相对偏低。相当数量的企业针对一线劳动者尤其是青年职工群体所做的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培育工作不充分,部分劳动者不愿意到车间一线工作,一些技能劳动者希望尽快转到管理岗位,不少优秀的高技能人才表示不愿自己的孩子进工厂当工人。二是我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较为浓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良好氛围尚未全面形成。上述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势必影响我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制造业的发展。

  据了解,石油和化工行业企业也面临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困境。今年校园招聘过程中,不少企业发现,化工、设备岗位相关人员最为短缺,专业对口生源较少且还在进一步萎缩,加之在岗员工时有转行,导致人力供不应求。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要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抓好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和保障等环节工作,建立培养快、使用好、评价准、待遇优的工作机制,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氛围,将外生的制度设计转化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内生的发展动力。”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职业与技能研究室副研究员陈玉杰表示。

  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 实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

  为人才培养带来源头活水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工资收入调控室研究员王宏谈到,高技能人才对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内在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激发高技能人才创新活力,对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加快创新技术成果转化落地、保持甚至增强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针对如何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意见》给出了详细部署。

  在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上,《意见》鼓励各类企业结合实际把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依托企业培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网络学习平台等,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在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上,《意见》提出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套餐制培训,创新校企双制、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对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成效显著的企业,各级政府按规定予以表扬和相应政策支持。完善项目制培养模式,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群体高技能人才实施差异化培养项目等。

  另外,对于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意见》提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支持制造业企业围绕转型升级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围绕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建立一批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打造一批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基地,举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动,实施数字教育培训资源开放共享行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工匠培育计划,挖掘、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技艺,打造一批“工匠园区”。

  建立技能等级制度 完善表彰激励机制

  让人才制度政策更加健全

  《意见》特别指出,要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对设有高级技师的职业(工种),可在其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在初级工之下补设学徒工,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按有关规定申请参加相应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评价。支持各地面向符合条件的技能人才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重视从技能人才中培养选拔党政干部。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推进学历教育学习成果、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建立国家资历框架。

  同时,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确定技能人才评价职业(工种)范围,自主设置岗位等级,自主开发制定岗位规范,自主运用评价方式开展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

  在建立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机制方面,首先,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建立以国家表彰为引领、行业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其次,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对技能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注重做好党委(党组)联系服务高技能人才工作。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各地人才分类目录等。

  《意见》指出,到“十四五”末,高技能人才制度政策更加健全、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岗位使用更加合理、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激励保障更加有力,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收入稳定增加,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

相关推荐

广西: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2月5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获悉,春节期间自治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扎实有效,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事件。抓部署,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于1月20日召开20....

2025-02-10     广西石化新闻

春节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今年春节假期,群众出行出游集中,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全国应急管理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密防范重点领域安全风险,深入细致做好救灾救助和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河北发布危化品项目安监管理实施细则

近日,《河北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印发实施,着力保障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对标安全生产新要求,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蒲洁能化:田间地头绘“丰”景

“以前我们村只种了4亩羊肚菌,陕煤蒲洁能化公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队入驻以后,综合评价土地、气候以及种植价值等,鼓励村集体积极推广羊肚菌产业。如今村羊肚菌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春节前夕,在陕西省汉阴县汉阳...

双环科技180万元奖励安全生产

“公司每年都掏出真金白银奖励员工安全生产,今年奖励金额达180余万元。”近日,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部部长王盼介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安全生产实现增收。

中石化孝感献上“百桌暖心团年饭”

1月23日,中石化湖北孝感分公司开展“情暖荆楚爱满驿站”暨“百桌暖心团年饭”公益活动,在各县市公司(片区)“司机之家”设立7座活动站点,为返乡的长途货车司机、户外工作者找到“有年味的‘家’能站”,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