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朋友圈”

破解“不能转、不敢转”难题

  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3月28日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加大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方面做出大量积极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在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实践探索、深化校地企联动、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继续加强工作,提升成果转化效能。

  与会专家表示,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依托高校创新的联合体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当前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较好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头部高校,成交金额不高于10万元的小项目占项目总数的半数以上,且大多是转让、许可、作价投资项目,其后续转化情况不容乐观。提升成果转化效能,拓宽校企融合的深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应有机联动实现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各方应持续强化需求牵引、目标导向,深化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多方发力解决高校成果转化过程中不能转、不好转、不会转、不愿转、不敢转的问题。

  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鹏起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同各方携手深入推进专项行动,强化高校、科研机构高价值专利创造和转化的主体责任,打通成果转化关键堵点,培育新一批示范高校、示范科研机构,推动高校、金融机构等协同发力、协同创新,共同打造专利转化“朋友圈”。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分享了西安交大的探索经验,企业不应是单独的“出题者”,西安交大独创了“双院长—双管理—双签字”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出题、共同答题,达到双方共同管理、共同互信,有效提升了高校成果转化效能,促进新旧动能平稳持续转化。

  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嵘指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是构建多链融合成果转化的生态体系的关键。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寿仁认为,加强高校科学转化效率和质量,首先应畅通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双向链接,其次应统筹研发与成果转化两个环节,并对科技成果转化实行审慎包容的监管机制。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丹·谢赫特曼指出,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的过程,不仅需要高校科研人员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充满好奇并保持敏锐的观察力,也应搭建高校和相关行业和领域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

  此外,会上还发布了《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集》《“科创中国”技术经理人系列教材》《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倡议》等成果。


相关推荐

剑维软件获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认定

  日前,AVEVA剑维软件集团旗下的泰尔文特控制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获得“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认定,并于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授牌。

“超级工厂”助力科创成果产业化   

  记者近日走进河南省驻马店高新技术园区“超级工厂”现场,这里的组合式厂房错落有致,公用工程单元排列井井有条,共同勾勒出一幅现代化园区工厂的壮观画卷。  据驻马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介...

寰球北京公司CO₂捕集技术获突破

  近日,寰球北京公司成功研发新型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并通过优化专利申请流程,缩短专利授权周期,为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铺平道路。

中国甲醇产业大会即将召开

  为研究我国甲醇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探讨降碳减污的创新技术和实践经验,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将于4月22至24日在广西钦州组织召开2025年中国甲醇产业大会。

中化国际对位芳纶首获应用

  日前,中国中化旗下中化国际自主研发生产的sinapara对位芳纶成功应用于热塑性塑料管(RTP管)增强领域,在国内首次实现突破性应用,助力海底输油管道低成本长效运维,为海上油田开发提供更安全高效的...

破解胺液脱硫系统能效提升难题——记大连院胺液脱硫系统节能与长周期稳定运行关键技术   

  近日,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院)自主研发的胺液脱硫系统节能与长周期稳定运行关键技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该技术适用于含硫化氢的气体净化过程,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