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布了10项重大科技成果,其中教育部、北京化工大学为发布单位的“己二酸的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入选。
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学原料,传统化工厂生产尼龙所需原料的己二酸时,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北京化工大学团队通过对生物合成通路进行最优设计,获得了高效生产己二酸前体的微生物菌株,其产量达到了110 g/L,为化工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此前发文称其团队开发了一条生物基己二酸合成途径,通过生物发酵法理论上消耗1摩尔葡萄糖能得到0.87摩尔己二酸,如能实现工业化生产,未来将大幅降低己二酸的价格。己二酸是尼龙66的合成单体,由其制备的工程塑料可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高铁等装备的生产,也能制作冲锋衣、速干服等服装。通过生物法制备己二酸,不仅原材料可以再生,生产过程也更加清洁高效,有助于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十项重大科技成果还包括“EAST首次实现千秒量级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射第一束光”“‘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60MW/600MWh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高分辨率三维介观尺度荧光显微技术”“基于脱氨酶的转录因子印记技术”“基于新型光敏蛋白的基因治疗技术”“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以及“北京重大开源成果”。
3月26日,从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投资1.7亿元,建设的1万吨/年二氟乙烷装置已于近日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标志着我国氯乙烯法生产二氟乙烷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据江西理文化...
3月26日,国内最大的锂电新能源核心材料供应商天齐锂业公告称,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0.63亿元,同比减少67.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05亿元,同比盈转亏。这是天齐锂...
近日,北京大学焦宁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钛硅分子筛合成与催化氧化团队在《科学》发表题为通过碳碳双键解构实现复杂烯烃的催化重塑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