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江苏省阀门工业协会组团,携8家企业亮相德国杜塞尔多夫第十四届阀门世界展会,并在8天的展会行程中同期带队参观了德国固诺公司、意大利艾默生子品牌BIFFI阀门公司、意大利特雷维桑机床公司3家制造工厂现场。这是中国阀门在世界舞台上的一次集体亮相,也是阀门世界展会首次出现摊位合团参展。
登上世界舞台后,国产阀门表现如何?对标世界一流的产品,我们又有哪些优势与不足?为此,记者采访了江苏省阀门工业协会秘书长盛根林,聆听他对于国产发明“出海”的认识与期冀。
首次集体亮相世界舞台
随着一根长长的红色丝带被参展代表们剪断飘落,在掌声与欢呼声中,来自江苏阀协的8家企业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阀门世界展览会1号馆1A86号摊位正式亮相。它们一共分成两组,以背靠背的形式组织展台,都摆上了自家的“看家产品”,自信地面对每一位问询的中外来客。
作为石化生产装置中应用最多的设备元件,阀门在各类气体、液体介质的生产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据介绍,德国杜塞尔多夫阀门世界展览会是世界范围内唯一专业性的阀门展,创办于1998年,由业内深具影响的荷兰“阀门世界”及其母公司KCI主办,每两年一届。“今年我们江苏阀协以团体名义,为8家企业争取到了168平方米的联合摊位,解决了因展位紧张一些小企业缺少机会的难题。”盛根林谈道,“从2012年我们就在谋划,2016年我们第一次成功组团,终于在2024年成功参与。可以说,我们这个联合展位在现场也是非常壮观瞩目的一个。”
“其实,不止我们江苏阀协组织参展。据我了解,被誉为‘中国阀门之乡’的温州永嘉县也组织了很多企业联合展示。在助推优秀企业、优秀产品出海这件事上,我们都在积攒实力、积极规划、争取抓住每一次机会。”盛根林告诉记者。
备受瞩目的国产阀门
除了展示产品、交流技术外,展会上的国产阀门企业更是激流勇进,在生意场上大出风头。
“今年参加展会的企业现场几乎都拿到了订单!”谈及今年参展企业的订单“收获”,盛根林脸上有止不住的笑意,“现在国产阀门企业很重视开拓国际市场,这个展会对我们阀门行业而言专业性强,规模也大,很多企业都是‘满载而归’。”
国产阀门何以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闯出来?盛根林分析说,关键在于质优、价廉、诚信三方面优势。“现在我们出口的产品都是严格执行如美国石油学会(API)标准等国际标准,质量可靠,同时具有价格优势。近年来,我们还不断改进工艺流程,攻坚克难,以前还需要进口的化工装置控制阀,如今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可以对外出口。”他告诉记者,“再有就是我们的企业按期交付、不会拖拉,说三个月就三个月。这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良好的信誉口碑,因此国外企业也愿意同我们合作。”
虽然“出海”已成为国内企业摆脱“内卷”、拓展新市场的重要战略方向,但目前整体规模还并不大。据盛根林了解,全国阀门行业开展外贸业务的比例可能还不到十分之一。就江苏而言,也只有1/3的企业在开拓外贸市场,且聚焦于中、高档产品线。“我有信心说,江苏的阀门产品在国内还是走在前面的,也吸引了不少外资投资。”他表示,“一些头部企业的海外市场甚至可以占到其总收益的一半上下。”
培育自己的“百年老店”
在展会举办同期,江苏阀协欧洲考察团一行30多人还参观了德国固诺公司、意大利艾默生子品牌BIFFI阀门公司、意大利特雷维桑机床公司3家制造工厂现场,亚奥阀门、华英阀业、苏州博睿测控等企业代表均参与其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品牌、不搞短期行为的发展理念让他们印象深刻。
“尽管在技术、质量、标准层面上我们已经不输国外,但在发展理念上,我认为还有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盛根林表示,“虽然还达不到百年,不过我们江苏的阀门企业有的已经成立五六十年了,要长久地发展下去,我们尤其需要学习这几家外企对每一件产品的检验把关、对每个流程的‘讲究’与认真,精益求精,从观念上就重视起来。”
中国阀门产品质优价廉,国内下游市场大有可为,中外企业在阀门领域的合作尚是一片蓝海。谈及未来,盛根林表示:“以苏州纽威阀门、江苏盐电阀门、苏州思达德阀门等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在国际市场打出了名号,下一步,这一批企业将守住口碑佳、质量优的固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继续强化竞争力,打造企业品牌、地方品牌乃至中国品牌,打造出我们自己的‘百年老店’。”
为持续推进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应用,加快能源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切实保障关键技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国家能源局组织了重大技术装备申报及评定工作。日前,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
截至1月底,扬子石化淤浆法聚乙烯中试项目已完成所有828台仪表设备的安装,配合调试进度达95%。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公司首次尝试并成功应用国产化FF总线技术,为项目自动化、高效化运作注入新动能。
春节前夕,由中石化经纬公司华北测控公司自主研发制造、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新型技术装备——氦气随钻快速检测仪在华东油气分公司扬子盆地黄桥区块1口重点井应用,这也是该公司氦气随钻录井技术首次成功在外部市场应...
近日,从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热力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现场传来消息:汽水系统试验压力达13.625Mpa,稳压20分钟后,压降达标,锅炉水压试验一次成功,该项目建设取得关键进展。
截至2月6日,湖南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新区煤气化装置1号气化炉烧嘴连续运行达到105天,这是该装置连运首次突破100天。
日前,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石油石化装备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研讨会,介绍前期筹备及调研工作情况,并对《“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提纲》和编写思路进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