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材料宏量制备获进展

  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在二维材料宏量制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张良柱博士介绍说,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材料是一类新兴的二维材料,在量子通讯、催化、储能、光学等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潜力。然而,目前该材料还无法实现高质量的宏量制备。

  该材料的制备通常采用有机锂试剂作为插层剂,但有机锂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液体试剂,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研究团队开拓了固相化学插层剥离方法,通过高温固相反应降低插层反应的活化能,使用硼氢化锂作为安全高效的固相锂插层试剂,从而实现安全、高效、快速地插层剥离。整个过程只需10分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碲化铌纳米片的宏量(108克)制备,将推动二维纳米材料从基础研究迈向工业化应用。



相关推荐

打磨复杂油藏控水增油“利刃”——记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复杂油藏可控膨胀石墨控水增油体系创新及应用

  在我国油气开发进程里,深层油气与高黏稠油等复杂油藏储量可观,但开发艰难。其高温、高压、高盐环境,以及稠油注蒸汽开发时的汽窜、裂缝、孔隙发育等特性,致使油井高含水,拉升了精准开采与高效开发的技术门槛...

延安石化多举措解生产难题

  近日,延安石油化工厂针对混合脱氢装置运行瓶颈,对装置反应器进行内外网清理和脱氢催化剂筛分等措施,保障装置反应再生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百千瓦级海水电解制氢系统示范运行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二东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20标准立方米/时高效海水电解制氢系统在华能庄河海上风电场示范运行。

中国资环集团、南开大学签约战略合作

  1月21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与南开大学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校企双方产教融合将开启新篇章。

福建绿氢中试基地项目获核准

  近日,福建省绿氢中试基地风电制氢技术验证平台项目获福建省发改委核准。

离子液体介导丁烷制顺酐技术通过鉴定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牵头的离子液体介导的丁烷高效氧化制顺酐新型催化剂和工艺过程及产业化应用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