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胶粘剂终极国内外气相二氧化硅测评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汽车赛道进入性能军备竞赛时代,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博弈日趋白热化,而胶粘剂作为动力电池组装中的重要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整体质量,逐渐,一个常被忽视的“隐形材料”正悄然入局,通过其自身的特性和特点,影响这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气相二氧化硅作为一种常用的胶粘剂功能性添加剂和补强助剂,对动力电池胶粘剂的性能提升至关重要,然后市场上气相二氧化硅的品牌众多、品质各异,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究HIFULL®气相二氧化硅与国内竞品和国外竞品在动力电池胶粘剂中差异和变化,分别对不同气相二氧化硅产品在动力电池胶粘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剪切强度、抗流挂性和热储性能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

  本次探究主要集中在HB-139、HB-139B、HL-200和国外竞品A/B、国产竞品等六款气相二氧化硅产品中,并设置对照空白组。

  在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实验中,汇富纳米技术人员以3%比例为添加量,以聚氨酯动力电池胶粘剂为实验材料,将基材制成哑铃状胶片,在50℃环境中固化14h后取出,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其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数据显示,亲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和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均能提升胶粘剂的拉伸强度,但同时都会降低其断裂伸长率。在拉伸强度对比中,HB-139和国产竞品对材料的拉伸强度提升数值相近,数据显示,空白样的拉伸强度为8.56MPa,HB-139的拉伸强度达到12.62 MPa,可使其拉伸强度提升47%。而在断裂伸长率方面,空白样的断裂伸长率为96.26%,HB-139断裂伸长率则为93.48%,仅降低2.78个百分点,在所有品牌中降低的数值最少。

  在拉伸剪切强度实验中,汇富纳米技术人员以3%比例为添加量,以聚氨酯动力电池胶粘剂为实验材料,粘接铝合金进行实验,同样在50℃环境中固化14h后取出,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

  数据显示,亲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和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均能提升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其中,HB-139/139B与国外竞品A和国内竞品接近,空白样的拉伸剪切强度为2.95MPa,HB-139B的拉伸剪切强

  度为4.59 MPa,可使其拉伸剪切强度提升55%。

  在抗流挂实验中,分别对聚氨酯动力电池胶粘剂A/B组分的抗流挂性进行测试。数据显示,气相二氧化硅的加入能够明显提升聚氨酯胶粘剂的抗流挂性,如果不添加气相二氧化硅,A/B组分在10min内流挂长度达到50mm,如果添加亲水型气相二氧化硅HL-200,A组分流挂长度则减少至为12mm,B组分流挂长度不发生变化。在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对比中,A组分中HB-139流挂为0mm,表现最好,B组份中HB-139与国外竞品A/B、国内竞品表现相近。

  在热储实验中,设置气相二氧化硅在A组分中的添加量为3%,在50℃环境中分别测试初始粘度、7天粘度、14天粘度和21天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HB-139B的粘度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其他的气相二氧化硅产品则随着热储时间的增加,粘度呈现下降趋势。

  综合来看,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气相二氧化硅对动力电池胶粘剂的各项性能影响显著。HB-139在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抗流挂性方面表现出色,适合对这几项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国外竞品、国产竞品在多个性能指标上也有不错的表现,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在选择气相二氧化硅产品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对胶粘剂性能的侧重点进行综合考量。例如,如果更注重电池的抗震动和抗形变能力,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表现好的产品是首选;若关注生产过程中胶粘剂的施工性能,则抗流挂性佳的气相二氧化硅更为合适。同时,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胶粘剂性能的要求也会持续提高,气相二氧化硅产品的研发和优化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关推荐

剑维软件获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认定

  日前,AVEVA剑维软件集团旗下的泰尔文特控制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获得“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认定,并于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授牌。

“超级工厂”助力科创成果产业化   

  记者近日走进河南省驻马店高新技术园区“超级工厂”现场,这里的组合式厂房错落有致,公用工程单元排列井井有条,共同勾勒出一幅现代化园区工厂的壮观画卷。  据驻马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介...

寰球北京公司CO₂捕集技术获突破

  近日,寰球北京公司成功研发新型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并通过优化专利申请流程,缩短专利授权周期,为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铺平道路。

中国甲醇产业大会即将召开

  为研究我国甲醇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探讨降碳减污的创新技术和实践经验,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将于4月22至24日在广西钦州组织召开2025年中国甲醇产业大会。

中化国际对位芳纶首获应用

  日前,中国中化旗下中化国际自主研发生产的sinapara对位芳纶成功应用于热塑性塑料管(RTP管)增强领域,在国内首次实现突破性应用,助力海底输油管道低成本长效运维,为海上油田开发提供更安全高效的...

破解胺液脱硫系统能效提升难题——记大连院胺液脱硫系统节能与长周期稳定运行关键技术   

  近日,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院)自主研发的胺液脱硫系统节能与长周期稳定运行关键技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该技术适用于含硫化氢的气体净化过程,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