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接枝丙烯酸改良盐碱地成效显著

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盐碱地改良有了新方法。在4月7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召开的《腐植酸接枝丙烯酸盐碱地改良剂的开发与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上,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在腐植酸接枝丙烯酸水溶性盐碱地改良剂研究方面有明显创新,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腐植酸接枝丙烯酸聚合物反应挤出连续生产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QQ20250408-093124.png

 “土壤盐碱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改良盐碱地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腐植酸接枝丙烯酸盐碱地改良剂的研究开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改良盐碱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尹飞虎表示。

据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李中贤研究员介绍,该中心开发的腐植酸接枝丙烯酸聚合物反应挤出连续生产工艺,实现了反应过程的自动化、连续化和微量化,该工艺不使用有机溶剂,操作简便,安全环保,产品质量稳定,适合工业化连续生产。

据了解,2005年,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河南濮阳、兰考等地的盐碱地改良,研究开发了腐植酸接枝丙烯酸盐碱地改良剂。2021年在新疆实验发现,该改良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配合节水灌溉应用具有独特优势。

为此,该中心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原力肥业有限公司、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农科所等单位合作,在新疆库尔勒、哈密、阿勒泰、伊犁、阿克苏和山东东营等地开展了多点大田试验,涵盖棉花、大豆、玉米、小麦、甜菜、苜蓿、打瓜、番茄等多种作物,明确了该改良剂在不同盐碱化程度土地、不同农作物品种和不同灌溉条件下的用法用量,证明了该改良剂具有用量少、成本低、使用方便、增产效果显著等优势,特别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配合滴灌大面积改良盐碱地,实现了“边滴灌、边脱盐、边保水、边增肥”,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

“当前,我国研究开发的盐碱地治理技术较多,但真正能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技术却有限,主要原因在于水资源制约和经济可行性差。”谈及为什么要在新疆进行实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唐中杰副研究员说,新疆有我国规模最大的盐碱地带,面积占全国盐碱地的1/3,过去也曾采用灌溉洗盐(碱)的传统改良技术,改良一亩地需要约2000立方米的水。但是,由于新疆降水少、蒸发量大,水资源紧缺且已过度开发利用,传统的灌溉洗盐(碱)的技术难以为继,急需因地制宜,探索与节水灌溉配套、投入成本与经济状况相适应的技术,以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

据了解,腐植酸接枝丙烯酸聚合物既能作盐碱土改良剂,又能作缓释肥添加剂,科研团队已申报中国发明专利6件,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件。

“改良盐碱地,是缓解人地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李中贤表示,下一步,研发团队将深入研究改良剂的作用机理以及长期滴灌条件下耕层土壤盐碱成分的变化,将使用改良剂和其他措施相结合,以创造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关推荐

剑维软件获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认定

  日前,AVEVA剑维软件集团旗下的泰尔文特控制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获得“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认定,并于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授牌。

“超级工厂”助力科创成果产业化   

  记者近日走进河南省驻马店高新技术园区“超级工厂”现场,这里的组合式厂房错落有致,公用工程单元排列井井有条,共同勾勒出一幅现代化园区工厂的壮观画卷。  据驻马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介...

寰球北京公司CO₂捕集技术获突破

  近日,寰球北京公司成功研发新型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并通过优化专利申请流程,缩短专利授权周期,为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铺平道路。

中国甲醇产业大会即将召开

  为研究我国甲醇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探讨降碳减污的创新技术和实践经验,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将于4月22至24日在广西钦州组织召开2025年中国甲醇产业大会。

中化国际对位芳纶首获应用

  日前,中国中化旗下中化国际自主研发生产的sinapara对位芳纶成功应用于热塑性塑料管(RTP管)增强领域,在国内首次实现突破性应用,助力海底输油管道低成本长效运维,为海上油田开发提供更安全高效的...

破解胺液脱硫系统能效提升难题——记大连院胺液脱硫系统节能与长周期稳定运行关键技术   

  近日,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院)自主研发的胺液脱硫系统节能与长周期稳定运行关键技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该技术适用于含硫化氢的气体净化过程,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