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上年同期下降4.3%,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利润总额同比下降7.7%。此后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多箭齐发之下,市场预期明显改善,2025年基础化工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固定投资进入尾声
受产品价格震荡下行和盈利承压影响,2024年下半年以来,行业库存回升。据统计,2024年9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库存同比增长4.60%、环比下降0.89%,处于较高水平,产品盈利仍有压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2024年上半年基础化工板块上市公司在建工程3399亿元,同比下降4.6%;2024年1—9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10.1%,相较2021—2022年期间明显下行。
开源证券认为,考虑新增产能消化仍需要时间,预计行业供给端压力仍存。中金公司预计本轮化工品产能扩张有望于2025年上半年进入尾声阶段。
扩大内需提振需求
2024年以来,我国持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效落实已出台的宏观政策,其中“两新”政策是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也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两新”政策推动设备制造、汽车、家电等行业生产较快增长有望带动制冷剂、改性塑料、轮胎等需求增长。下一步,商务部将指导督促地方加强政策宣传和资金监管推动家电生产、流通企业抢抓重要消费节点,叠加企业让利,充分释放政策效应,推动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从地产端来看,目前房市成交已出现企稳回暖迹象,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幅度较上半年分别收窄1.9和2.3个百分点。
能源价格下行为主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基础化工的主要原材料。2024年以来,煤炭、天然气价格震荡下行。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10月31日,国内天然气、动力煤参考价格较2024年初分别下降18.8%和下降7.6%。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节能降碳仍然是我国能源行业的主要方向,能源转型加快,但煤炭依旧是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力持续增强。
同时,综合国内外投行、机构等预计,2025年布伦特油价中枢可能小幅下滑到65~70美金/桶。能源价格下跌直接降低了化工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尤其是对于依赖原油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
盈利有望局部改善
德邦证券认为,当下化工行业供需改善方向已明确,经历史周期验证且具备业绩韧性的量增白马股有望率先迎来反弹。
例如,近期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配额方案正式公布。随着供给端政策明朗,需求端家电产销向好,开源证券认为制冷剂进入长景气周期。
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全球钾肥新增供给有限,行业盈利或将维持相对景气。据不完全统计,从在建产能来看,2025年钾肥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老挝。展望2025年,中信证券认为,全球钾肥新增产能有限,钾肥行业景气持续。
近年来,由于磷矿石供需紧张,价格持续维持高位,磷化工板块企业利润快速增长,纷纷扩建上游磷矿石产能,但后续由于环保监管、新矿山开采难度大等问题,新建磷矿石产能释放较慢。同时需求端由于新能源电池需求增长,对于磷酸铁需求增长从而带动磷矿石消耗,磷矿石未来几年供需仍然维持紧张状态。浙商证券初步估算,预期在2026年之前磷矿石供需将呈现供小于求状态,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化工新材料是化学工业中较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部分。新材料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制造强国及国防工业发展关键保障的产业。新材料仍然是化工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建议重点关注半导体材料、OLED材料、COC材料以及其他高附加值产品的持续发展,以及需求还在增长、供给侧优化和技术创新推动下的锂电、光伏等新能源上游材料。
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从美国进口的原油等产品加征10%关税。新政执行后,将对国内原油进口及石化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引发业内讨论。"基于历年我...
2024年纯碱新增产能不断释放,市场供应显著增加,叠加下游光伏和浮法玻璃产线冷修集中,供强需弱,价格一路下滑。据生意社数据显示,轻质纯碱价格由年初的2790元(吨价,下同)降至年底的1528元,跌...
累计成交7.12亿手,日均持仓360.23万手——这是2024年大商所能化期货和期权板块交出的成绩单。过去一年中,大商所持续跟踪现货市场发展变化,优化合约规则,强化交割管理,深化产业培育,推动能化...
2024年,国内甲醇价格宽幅震荡,由年初的2450元(吨价,下同)涨至年底的2758元,全年涨幅12.57%。2024年价格最高点3020元出现在5月下旬,最低点2338元出现在9月上旬,全年价格...
2月8日,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由青海省与中国五矿携手打造的中国盐湖产业“航母”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