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水内循环减量化技术通过鉴定

以“余热驱动—物质内循环”技术路径破解含酚煤气水低成本处理难题

  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 日前,由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煤科院)自主研发的“煤气水内循环减量化技术”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属于国内外首创,创新性强,在常压两段煤气发生炉废水处置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技术实现了三大创新。一是首创了常压两段煤气发生炉含酚废水回炉利用新工艺,利用下段煤气余热将含酚废水低温汽化,与空气混合作为气化剂返回气化炉,实现了含酚废水的资源化利用;二是研制了多界面传质器、梯级换热器等专有设备,充分利用常压两段煤气发生炉下段煤气显热及其产生的蒸汽余热,提高了气化过程能效;三是在工业燃气领域建成并运行了总煤气量60万Nm³/d级的常压两段煤气发生炉废水回炉利用工业示范装置。

  据悉,目前我国在陶瓷、建材、铝业等多个行业有近千台常压固定床气化炉,每年预计产生300多万吨煤气水。该技术针对这些含酚煤气水的低成本处理难题,首创“余热驱动—物质内循环”技术路径,通过多界面传质器、梯级换热器等核心设备,将气化粗煤气余热转化为系统驱动力,使高污染含酚煤气水在经过热化学转化后直接作为气化剂进行回用,系统构建起“污染源即资源”的闭式循环体系,为工业燃气领域常压固定床气化装备提供了全新的绿色转化路径。该技术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件,发表论文6篇。

  依托该技术,煤科院于2023年11月在乌兰察布建设运行的首台套示范装置正持续释放生态红利,目前已累计处理3台20万Nm³/d规模气化炉煤气水近万吨,实现含酚煤气水减量90%以上,新鲜水耗降低50%以上,煤气水处理成本降低80%以上,每年为企业节约含酚煤气水处理成本近千万元。

  未来,煤科院将持续攻关绿色低碳技术,加速该技术在陶瓷、玻璃等工业燃气领域的推广应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相关推荐

赛鼎公司荣获中国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

近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25年工程建设行业科技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赛鼎公司“无烟块煤加压移动床气化技术(JM-S炉)”研发成果获得2024年度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25-04-10     山西能源和化工

鲁北化工通过能源管理体系换证审核工作

​3月30日,鲁北化工股份公司通过能源管理体系换证审核工作。

国内首套高配版“电泵罐头”在赵东平台下井成功

4月9日,从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获悉,近日,国内首套高配版“电泵罐头”在赵东平台C23-53井下井成功并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在智能完井采油技术升级配套方面取得又一项新的突破。据介绍,该井中下入“电泵....

2025-04-10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老牌油漆厂家的新生代技术人 ——记西北永新涂料青年技术专家贾雪艳的科创之路

老牌油漆厂家的新生代技术人——记西北永新涂料青年技术专家贾雪艳的科创之路

2025-04-09     甘肃石油与化工

中国利用光分解水制氢研究取得新突破

150年前,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曾预言:水将成为未来的终极燃料。如今,科学家们正努力将这个幻想变为现实。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研究团队负责人刘岗表示,中国科研团队近期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领....

2025-04-09     新华网

2025粉末涂料配方设计培训班开班授课

 千赢网上平台官网首页 讯4月8日,2025中国粉末涂料配方设计培训班在江南名城——常州开班。在开班仪式上,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狄志刚致辞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的收官之年,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