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时代将至,工程教育怎么做?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弱人工智能(ANI)正向强人工智能(AGI)演进,工程教育也随之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未来,AI不仅将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就业市场、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和方式,也将重塑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3月31日,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世界绿色设计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AI的加速发展正在推动工程教育与AI深度融合,新工科的转型挑战也随之而来。高校要主动探索工程教育的新转型,建设适应AI时代的工程教育新范式。

工程教育挑战:可持续、人才培养、实践力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顾佩华表示,AI从ANI到AGI的发展演进,将在未来30年内成为变革性的技术拐点。这一进程将赋能各行各业,并要求工程教育及时转型,培养适应AI时代的各类工程创新人才。

“未来我国工程的核心挑战在于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工程教育研究所所长唐潇风强调:“目前可持续能力已被纳入多个国际工程人才培养标准认证,包括国际工程联盟工程师毕业生能力、ABE学生学习成效标准以及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提出的毕业要求等。”此外,美国工程院提出的14项工程“大挑战”中,5项直接涉及绿色设计,如经济适用的太阳能、清洁水源、核聚变能源、管理氮循环、碳素隔离等。

未来工程师关键词:理论融合、绿色技术、创造力

智能相关领域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是行业新需求,也是工程教育新转型的重要一环。顾佩华详细列举了具备AI技能的其他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包括数据处理和分析技能、编程与自动化、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基础、大数据与云计算能力、智能制造与工业4.0方面的技能。

可持续能力已成为工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唐潇风指出:“过去10年,世界各国在可持续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出新特点,与以往主要依赖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或材料等与环境直接相关的学科不同,如今更倾向于在通用型工程学科中贯穿可持续发展理念。例如,圣地亚哥大学成立集成工程系,英国阿斯顿大学设立可持续工程硕士项目,这些项目不仅结合绿色生态技术,还满足服务产业能力培养需求,并融入项目管理内容。”

因此,面向可持续未来的工程人才培养范式也应转变。他认为,工程活动应由生产转为绿色设计,工程师应由技术人才培养转为职业人才(制度化、全球化)培养,工程教育应由学校培养转为共同体(高校、企业、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培养。

挪威皇家科学与文学院院士、挪威工程院院士、挪威艾奎诺公司首席科学家杨涛指出,在全球能源变革的背景下,绿色设计与能源工程师的创新应用正在不断拓宽。未来绿色工程师需重点锻造三大核心竞争力:跨界融合能力、数字智能驾驭力、持续进化意识。

新工科教育发力点:创新培育、服务需求、补齐短板

为增加工程教育模式适应性,实现新工科教育再深化,顾佩华及其团队提出并打造了智能时代新工科教育的适应性融合创新模式和未来技术与创新工场。为什么需要未来技术与创新工场体系?他指出:“地方企业创新技术研发需要科技机构的支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终身教育也需要教育机构的支撑。”

什么是未来技术与创新工场?他解释道,创新工场系统分为高校内部和外部两大类。高校内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面聚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教创新,服务从本科到硕博士的全周期培养;校外工场则以校外研究院或机构为基础,集成高校实训和工程中心、科研实验室以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服务地方创新发展需求。其核心功能包括教育功能(服务学生、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培养培训需求)和技术研发功能(服务企业创新技术和产品研发等需求)。

此外,顾佩华还提出:“未来应建设未来技术与创新工场系统,有助于补足工程教育的短板、强化弱项、锻造长板。与此同时,工程教育体系具有长周期、计划性、系统化的特点,而创新工场系统恰好具有短周期、适应性、市场化的优势,通过整合两个系统,可以构建更完备的工程教育中国模式,保障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关推荐

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进度超八成

近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的首套主体生产装置——200万吨/年柴油吸附分离装置高标准建成中交,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关键进展。

中国化学天辰公司渤化项目完成关键节点

近日,中国化学天辰公司承建的渤化二期项目群聚氯乙烯(PVC)项目连续完成PVC变电所35kV及10kV高压系统一次受电成功、公辅低压变电所10kV系统一次受电成功、循环水泵电机单机试车成功三大核心里程...

四化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目标

3月31日,由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贵州开磷精细磷化工有限公司40+20万吨/年湿法磷酸净化扩能项目新增后处理精制装置顺利实现机械竣工,为公司开展2025年一季度营收“开门红”会战活动划上...

西部钻井无水技术实现能效双升

“我们应用黄土层无水钻井技术,一开平均钻井周期缩短近35%。”3月19日,长城钻探西部钻井分公司二级工程师住春光说。截至目前,西部钻井在庆阳、榆林等地区采用黄土层无水钻进技术超过100口井,表层漏失率...

邵化化工启动装置升级改造

=3月26日,福建邵化化工有限公司举办硝酸、硝酸铵生产装置技术升级搬迁改造项目启动仪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