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拟对中国生物柴油征收临时反倾销税——中国企业积极应对以减弱影响

  

进入8月,尽管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但德国生物柴油价格出现逆势上扬。这一走势背后有多种因素叠加,但欧盟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生物柴油征收临时反倾销关税,成为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中国,中国企业同样受到了欧盟此举带来的冲击,也已经开展提质和海外市场开发工作,以削减欧盟保护政策的影响。

被“盯上”的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或动物脂肪为原料制成的生物燃料,是一种绿色新能源燃料。2023年,全球生物柴油消费量4631万吨。从消费量来看,全球最大的生物柴油消费地区正是欧盟,占全球生物柴油总消费的34.65%。2023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了180万吨生物柴油,占中国生物柴油出口总量的90%以上。

2023年10月,代表欧洲生物柴油生产商利益的欧洲生物柴油委员会(EBB)向欧盟委员会提起反倾销投诉,并于2023年12月展开调查。7月19日发布的一份预披露文件中显示,负责监督欧盟贸易政策的欧盟委员会提议设定12.8%至36.4%的临时关税,这些关税将于8月中旬实施。此次调查预计将持续到2025年2月,届时将确定为期5年的最终反倾销税。

欧盟认为,中国生物柴油以“不公平”的低价进入欧盟市场,对当地生产造成了严重冲击,因此采取了这一措施。过去两年,欧洲生物燃料市场价格从每吨2250欧元暴跌至1100欧元。此次共有440多家中国企业被纳入了不同比例的关税范围。根据欧洲委员会公布的反倾销调查结果,配合欧盟委员会调查的其他合作公司将面临23.7%的关税,所有其他公司将被征收36.4%的临时反倾销税。

国泰君安测算,超过20%的关税征缴幅度将使生产利润在50美元/吨以下的企业对欧出口无可持续的利润窗口。

欧盟产品竞争力不足

专家表示,此次欧盟拟对中国生物柴油征收临时反倾销税,除了头部企业,基本很难有较大的政策利润空间,难以拉动欧洲本土相关企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特种油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冀星表示,就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技术与工艺而言,中国和欧盟存在本质区别。“欧盟以鲜榨的豆油、菜籽油、芥末籽油等为原料,经过酯交换生产生物柴油;中国则以废弃油脂为原料,经过酯化、酯交换、减压蒸馏等工艺生产能达到欧盟标准的生物柴油。除了技术工艺不同,原料价格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欧盟使用鲜榨的豆油、菜籽油生产生物柴油,成本必然过高。”冀星表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学者董一凡也表示,对从中国进口的生物柴油发起反倾销调查实际上反映了欧盟相关产品竞争力不足,在产业利益集团的推动下,欧盟只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但是,这一做法无法从根本上提升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只会影响全球产业链的稳定,并使中欧经贸关系受损。

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促进会副会长兼生物能源分会会长、百思道(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耀鸣表示,这一次关税的实施不仅是贸易壁垒,更反映了全球生物柴油市场竞争激烈和政策环境的动荡。未来国内生物柴油行业企业们将需要加强市场多元化和政策协调,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性。

国内企业积极寻找对策

在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生物柴油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预披露信息后,相关企业表现不一,但已经开始积极应对欧盟此项政策。

卓越新能表示,目前和律师团队已着手准备,将在初裁结果公布之后进行申诉听证,争取获得更低关税。2023年度财报显示,该公司的生物柴油主要销往欧洲市场,占外销比重的90%以上。若欧委会对其出口的生物柴油产品执行临时措施,将给企业2024年下半年经营带来压力。

同时,卓越新能开始进行海外部署。该公司计划对新加坡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卓越增资2000万美元,用于在新加坡开展生物柴油项目的建设。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国家投资部部长哈利德·法利赫与卓越新能董事长洽谈,当地也是潜在设厂的目的地。

嘉澳环保表示,此次欧盟加征临时性关税对其生物柴油出口欧盟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总体影响有限。目前,该公司正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包括但不限于:一是继续加工成生物基增塑剂等产品;二是积极开发生物柴油国内应用场景,拓展国内销售市场;三是积极加快连云港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的建设及投产。

海能新科表示,此次临时反倾销税对企业造成阶段性的不利影响,但总体影响有限。目前,该公司已积极开发欧盟以外的市场。朗坤环境表示,将对生物柴油产品进行提质,提高产品竞争力,并加大对东南亚、日韩、中东等非欧盟地区生物柴油市场的开拓力度,减少对欧盟市场的依赖等。

相关推荐

汉高:持续投资强化创新能力

进入中国市场半个多世纪以来,汉高受益于不断开放和优化的营商环境,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并与中国市场共同发展壮大。

中沙化工领域合作开新局

总投资约448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对接的重要实践。

立邦两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1月25日,立邦中国宣布,立邦新型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廊坊立邦涂料有限公司成功入选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至此,立邦已拥有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持续拓展绿色制造布局。

东丽打造佛山复材生产基地

1月23日,东丽工业株式会社宣布,将在佛山工厂新增树脂化合物的生产设备,并将深圳工厂的一些设备转移至佛山,将佛山工厂打造为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并计划于2025年4月开始投入运营。

林德常州工厂获评近零碳工厂

1月24日,林德公司发布消息称,其林德气体(常州)有限公司获评常州市首批近零碳工厂,用行动书写了林德推动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绿色新章。

罗姆上海基地获ISCC PLUS认证

1月24日,罗姆宣布罗姆上海基地已获得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ISCC)PLUS认证,涵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甲基丙烯酸树脂产品。与此同时,罗姆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