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奖励新规3月1日起施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近日发布修订后的《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奖励办法》),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修订聚焦创新链全环节,通过优化奖项设置、强化人才激励、突出产业导向等举措,全面升级区域科技创新支持体系。

奖项体系扩容提质

据自治区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奖励办法》将科学技术奖扩展至8个类别,新增“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企业科技创新奖”,三大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总数由152项增至173项。其中特等奖保持3项不变,一等奖由22项增加至30项,二等奖由60项扩容至90项,三等奖调整为50项。修改后的奖级数量更加合理,代表广西科技一流水平的一等奖数量适中,对科技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有重要作用的二等奖成为奖励主体,一定数量的三等奖兼顾了基层和青年科研人员。

奖励标准阶梯化升级

《奖励办法》中关于奖金分配,也形成多层次激励结构,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达200万元/项,授奖数量缩减至1项;新增企业科技创新奖单设100万元大奖;三大奖特等奖奖金提升至30万元,一、二、三等奖分别为20万、12万和6万元;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奖及青年科技奖奖金分别设定为20万元、12-20万元。

人才培育与开放创新并重

《奖励办法》特别设立青年科技奖(年度≤13项),通过杰出贡献奖(20万元)与普通奖(12万元)构建青年人才梯队。首次面向外籍专家及组织设立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同时将原科学技术合作奖调整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奖,明确要求引进技术需实现产业化应用并产生重大经济效益。

强化产业技术创新导向

《奖励办法》实行限额提名制度,要求技术发明奖必须取得发明专利授权。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高端铝合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科技创新奖明确授予在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中取得重大突破的区内企业。 

修订后的《奖励办法》通过构建“顶尖人才引领+产业应用驱动+国际资源协同”的创新生态,为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制度保障。

相关推荐

UCCUS实现地下自分离减碳储能一体化

  近日,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申报的“工业废气地下自分离碳封存协同气体储能UCCUS系统”荣获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

独石化“碳”索应用清洁低碳氢

  2月20日,独山子石化公司炼油二部二级工程师程冉来到千方级碱性电解水制氢工业试验装置区,检查防化冻措施落实情况。

李军:渤海湾畔砺匠心   

  “把新研制的测井快速鱼雷再测试几遍,力争早日全面推广应用。”初春,山东渤海湾的阳光已逐渐温暖宜人。中石化经纬胜利测井公司研发维保中心工房里灯火通明,刚刚出差归来的李军又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原...

兰州大学开发铀元素分离用膜材料

  近日,兰州大学研究团队在二维膜的仿生构筑与卤水铀元素精准分离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北化院茂金属PP催化剂研产用全流程贯通

  近日,由北京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化院)自主研发的茂金属聚丙烯(PP)催化剂SMC-PL01,在中原石化6万吨/年环管聚丙烯装置完成国内首次长周期工业化应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