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产业向新攀高,空间要素保障要先行。2024年以来,淮安工业园区聚焦“空间要素不足”首要问题,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动真碰硬启动低质低效资源盘活利用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已让52个地块约5066亩土地“涅槃重生”。
地块“过堂”编制整治底册
崭新的车间,优美的环境,走进淮安工业园区亿达化工新型阻燃剂生产车间,6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处于停滞状态。
按照自身“1+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和“重点片区连片开发+其他区域相邻地块整合提升”的总体思路,淮安工业园区率先启动对园区产业发展布局的重新规划,细化南片区化工新材料和新医药两大产业集聚板块、北片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板块,打破原来的零散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对标参考省内化工园区情况,通过论证,该园区最终明确“化工片区企业亩均开票或入库税收不低于500万元、20万元,非化工片区企业亩均开票或入库税收不低于300万元、12万元”两个硬性指标。
红线划定,淮安工业园区随后按照台账、图斑、实地“三统一”要求,逐个地块“过堂”,最终确定低效用地4971亩、闲置土地1123亩、圈而未用土地1797亩,形成共计7891亩土地的整治底册。该园区将低效用地和闲置土地作为第一轮低质低效资源盘活利用两年行动的主攻方向,让类似亿达化工这样的企业经过精准施策,重获新生。
四种方法盘活低质低效资产
“一可帮原企业投资者渡过难关,二可解决企业原料问题,三可帮园区盘活低质低效企业。”谈起对江苏高兴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收购,江苏麒祥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样评价。
2024年6月,麒祥公司与高兴公司签订收购协议。一家是蓬勃发展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家是年产值仅有2000万元的低质效企业,二者在园区的推动下完成“移花接木”,不仅保留了原产能,还将新上橡胶黏合剂项目,实现多方共赢。
在淮安工业园,像高兴公司这样的低质效企业仍有不少,虽困境不同,但企业发展的初心仍在。“空间资源整治不是损害企业利益来争取政府利益,而是要形成企业获利、政府受益的双赢局面。”淮安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崔步银说。针对低质低效企业的不同困境,园区专门制定“优选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原有企业转型升级、引入专精特新强链补链、审慎平台公司收储运营”四种低质低效资源盘活利用方法。
目前,淮安工业园区共兼并重组23个企业、盘活2478亩土地,转型升级22个企业、盘活1937亩土地,引入强链补链4个项目、盘活543亩土地,收储运营3个地块、盘活108亩土地,其中前3种方法盘活土地占比达98%。利用以上四种方法,园区企业利益实现最大化,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回购土地的资金压力。
“三个一律”降低土地收储成本
一家亩均税收1.78万元、一家亩均税收4.78万元,园区里的江苏玉霖化工与江苏盛鑫恒化工既是邻居,同时也是市场冲击下的“难兄难弟”。在淮安工业园区的牵头推动下,两家有着共同客户的企业一拍即合签订合并协议,并新注册江苏协合新材料有限公司,以新公司为主体投资4.5亿元项目,企业发展迎来新气象。
以企业效益为导向,淮安工业园区创新提出现有资产能够充分利用、原有资质能够保留沿用的“两个利用”原则,引导大企业兼并小企业、新项目置换老项目,有效降低项目建设成本、缩短建设周期。
淮安工业园区还以政府效益为导向,对于由平台公司收储运营的土地价格一律按照实际出让金扣除政府优惠政策进行折算,厂房等土地附着物一律按照建设成本扣除折旧费折算,机器设备等一律不予折算。“三个一律”原则降低了土地收储成本,2024年园区平台公司共收储8个地块759亩,收储总成本1.4亿元,平均土地收储成本只有18.5万元/亩。
“淮安工业园区将推动空间资源整治由集中攻坚向常态化监督管理转变、由整治提升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由风险处置向源头上化解防范转变,全力做好低效闲置资产盘活整治的‘后半篇文章’,激发企业活力、实现‘涅槃重生’。”崔步银说。
2月8日,新春佳节的余韵尚未散去,常熟经开区就迎来新年“第一签”,新能源温控测试设备及氢储能系统总部项目正式落地,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日,淄博经开区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4年度绿色工业园区名单。从获评2023年度省级绿色工业园区,到上榜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传统产业占比居高的淄博经开区有何绿色密码?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铝基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各项建设紧锣密鼓推进。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形势,湖北荆门高新区干字当头、稳中求进,全区呈现奋跃向上、活力勃发的新图景,企业订单爆满迎来“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高新区内的省市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促进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达效,日前石家庄高新区开展了省市重点项目要素保障对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