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碳谷绿湾园区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配合园区调整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碳谷绿湾公司团委书记高锦涛表示,公司团委积极履行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职责,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奋进中挥洒青春,在建设园区的过程中迈出团建新步伐。
围绕“一个中心”,当好“领头羊”
高锦涛表示,团委以“进一步加强团组织建设”为工作中心,聚焦建强组织、带强队伍,持续强化基层团组织的政治功能。
一是强化组织构建,“团”聚青年力量。近年来,公司团委坚持党建带团建,以选优配强团支部班子为关键,精心谋划部署、将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热情高、年纪较轻的优秀团员选拔到团干部的工作岗位上,促进公司团支部工作全面活跃。
二是强化培训学习,“青”尽全力提升。一方面,督促引导团干部加强制度学习,提升工作本领,加强能力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团干部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团务专题辅导、实践教学等措施提升新任团干部实战能力,激活团组织工作新动能。另一方面,动员团员参与公司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引资服务转型、信息员培训等各类培训班,提高新业态转型发展下的全过程服务本领,强化协同作战能力,融入公司发展大局。
坚持“双向奔赴”,共画“同心圆”
他说,公司团委保持与区职能部门、滨海地区和园区企业建立良好沟通合作关系,推动“制度共建、组织共联、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取得良好效果。
团委进一步加强团组织覆盖面,协助属地街镇开展两新建团,确保园区两新企业团组织应建尽建,协助建立区新材料行业团指委。公司团委与滨海地区各团组织组建团建联盟,共同开展五四主题集会和沉浸式主题团日,发布滨海地区青年“六大行动”。
着力打造“碳谷青友”品牌,搭建青年交友平台,组织开展即兴喜剧、青年夜校、MBTI交友等各类团建活动,有效丰富园区青年业余生活。多年来累计开展各类交友活动20余次,参与人次超过1000人次。
共育花开,开放活动“双向奔赴”。持续开展公众开放活动,让公众走进园区。碳纤维研究院创建市青少年创新实验室。联合区生态环境局和区体育局组织开展徒步清野活动;联合区生态环境局、徐汇中学开展中学生职业体验;联合污水厂开展“污水中的微生物”六一主题活动等,为青少年提供户外学习实践基地,展现园区转型发展中的良好形象。多年来,公司团委共开展各类公众开放活动47次,参与公众2000余人次。
推进“三个品牌”,把牢“风向标”
高锦涛表示,团委把握数字时代新趋势,推进线上线下“两端”互动,确保学习“不断线、不掉队、不流学”。
一是“青马先行”,理论入脑入心。始终将提高团员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组建6支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织广大团员青年集体学习,撰写交流学习心得,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是“青历青为”,实践书写青春。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等主题团日活动,引导青年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力建功。组织开展青年辩论赛,提供展示自我平台,提升团员青年的大局意识和思辨能力,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是“青言青语”,展示青年风采。推荐公司团员青年参加“鑫青年说”电台节目,围绕青年话题,分享个人经历。组织青年开展红色理论宣讲和廉政知识宣讲,践行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与中华优秀文化的时代重任,让红色理论和廉政知识在宣讲中反复强化。开设“书香碳谷”读书专栏,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围绕“四个争先”,绘就“光荣册”
他强调,团委鼓励团员青年在干事创业上做到“四个争先”,推动团组织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政治素质”上当先锋。开展“创在金山”圆桌论坛,邀请园区3名优秀青年代表交流发言,进一步夯实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在“实干担当”上当先锋。挖掘选树青年人才,公司团委争创上海市基层团组织典型选树,碳谷绿湾公司招商部青年团队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多名团员青年获区“五四奖章”;推荐园区北冈、博康等多个新项目参与“梦创工坊”创新创业赛事,包揽前三名。
在“服务群众”上当先锋。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每年积极组织团员参与全区造血干细胞集中入库,多年来累计20余位青年成功入库。举办“健步123环保在金山”“环保监督志愿”“河道巡查”等志愿活动,为园区环保事业出言献策。多年来,团委累计开展志愿活动百余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0000小时。在“清廉自守”上当先锋。聚焦扣好青年成长成才的第一粒扣子,举办廉政文化作品展、“三五学雷锋”等各类活动,将廉政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阿根廷时间2月10日,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晓申及赣锋南美区域负责人罗晓峰一行,拜访阿根廷总统JavierMilei(哈维尔·米莱)、经济部长LuisCaputo、内阁首席部长Gu...
锦西石化公司抓住春运期间航空煤油市场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积极调整生产经营策略,着力稳产高产航空煤油。1月份,公司共销售航煤4.4万吨,创效3623万元。
2月12日中午,在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的一口抽油机前,该厂刘丽工作室的领衔人、“大国工匠”刘丽正在与几名工作室成员一起,跟踪革新成果在生产一线应用效果,研究制定优化提升的方案。这是刘丽工作室成员们
2月8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洒辽河油田曙光油泥处理站平台。在机器的轰鸣与腾腾蒸汽的相互交融中,上了一宿夜班的老左像往常一样,在交班前“扫描”每一台设备,眼神专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问题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