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明确禁止审批不符合新污染物管控要求的建设项目。
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管控范围不清晰、相关环境标准体系不健全、管控手段缺乏等问题,在环评中全面开展新污染物评价可依托的管理和技术支撑不足。因此,要明确哪些新污染物应纳入环评,对于尚无标准管控的新污染物应该如何评价、如何有效管控等。
《意见》将评价重点放到重点行业和具备相关标准或监测方法的新污染物上,明确项目环境准入要求和评价工作要求,发挥环评源头预防、绿色引领作用。
第一,对于生产或使用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和公约中明令禁止的新污染物的新改扩建项目,要坚决不予审批。
第二,建设项目应优化原料、工艺和治理措施,从源头减少新污染物产生。
第三,对已有排放标准的新污染物提出确保达标排放要求,并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
第四,对有环境质量标准和相应监测方法的新污染物,提出对区域环境质量进行现状监测、评价、预测等要求。
第五,对虽无环境质量标准但有监测方法的新污染物,开展日常监控和监测。
《意见》重点关注石化、涂料、纺织印染、橡胶、农药、医药等六个行业。这六个行业建设项目开展环评工作时,首先要根据项目原辅材料和产品,对可能涉及的新污染物进行识别和梳理。如果不涉及重点关注的新污染物,则无需开展相关工作。如果涉及,则应根据该污染物的具体情况,结合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评价。
需要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新污染物,目前主要指《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中明确的14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以及有毒有害污染物名录、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以及《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中的化学物质。由于其中一些新污染物尚未无相关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或环境监测标准,不具备开展评价的条件,因此我们提出以上述清单中已发布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标准,或具有监测方法标准、污染治理技术的污染物作为关注重点。
生态环境部要求,在具体建设项目环评管理中,各级环评审批部门要高度关注项目可能涉及的新污染物,严格审核建设项目原辅材料和产品,对于以禁止生产、加工使用的新污染物作为原辅料或产品的建设项目,依法不予审批。对于其他需纳入环评管理的涉新污染物项目,要在审批中严格落实《意见》相关要求。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本次诊断服务范围将聚焦钢铁、乙烯、合成氨、电石、电解铝、多晶硅、锂电池、水泥、陶瓷、平板玻璃、电子电器等行业和数据中心、通....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1%,比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为92.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73.5%,化学纤...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数据,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加快。原煤生产增速加快。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同比增长9.6%,增速比1—2月份加....
4月16日,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在天津市宁河区组织召开2025年水稻基质育秧技术现场观摩会暨“进村包户联主体单产提升农技行”推动会。据介绍,会议主要内容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713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