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与中石化联合完成“铁系催化丁戊橡胶技术”国际先进

有望解决我国溶聚丁苯橡胶严重依赖进口难题

   7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能源研究院)和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铁系催化丁戊橡胶合成与应用关键技术”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唐勇等9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加快铁系催化丁戊橡胶合成与应用关键技术的产业化。

  据介绍,青岛能源所(山东能源研究院)针对我国合成橡胶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和石化下游C4~C5烯烃的高值化转化利用迫切需求,通过设计合成新型铁系催化剂,创制了铁系丁戊橡胶新材料,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剂技术和催化聚合技术。他们与巴陵石化合作,首次实现了铁系丁戊橡胶百吨级间歇聚合和连续聚合中试放大试验,目前正在进行3万吨/年的产业化示范研究。

  此外,青岛能源所(山东能源研究院)与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昊华轮胎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进行了铁系丁戊橡胶在轮胎胎面胶中替代溶聚丁苯橡胶的应用技术研究,并完成轮胎制造评测。评测结果表明,铁系丁戊橡胶可以完全替代依赖进口的溶聚丁苯橡胶,且铁系丁戊橡胶轮胎的湿地抓着指数高达1.63,达到欧盟新标签法A级(参比胎B级)。

  该项目创制的铁系丁戊橡胶新材料技术与产品,有望解决我国溶聚丁苯橡胶严重依赖进口的难题。该项目已经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3项,其中欧洲发明专利1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和消费国,溶聚丁苯橡胶的年需求量超过20万吨,主要应用于高性能轮胎的胎面,以提供高抗湿滑性(安全性)。随着我国轮胎行业的快速增长,预计我国溶聚丁苯橡胶的需求量仍会保持年均10%的速率递增。但我国的高端溶聚丁苯橡胶严重依赖进口,几乎被国外垄断。

关键字:橡胶
相关推荐

中昊晨光氟橡胶产品获认可

  近日,中化蓝天旗下中昊晨光开发的氟橡胶上榜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公布的《2024年度专利密集型产品名单》。

中策橡胶成上交所蛇年首单IPO

  日前,记者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了解到,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在排队近两年后,正式过会迎来IPO上市,成为了2025年上交所首单IPO。

去年我国合成橡胶进出口量均增

  2月11日,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1—12月我国合成橡胶进出口情况显示,去年我国主要合成橡胶进出口数量均比上年增加。

欧洲替换胎市场现复苏迹象

近日,欧洲轮胎橡胶制造商协会(ETRMA)发布了2024年欧洲轮胎替换胎市场销售数据,各细分市场呈现积极的增长态势,显示出市场复苏的信号。

江西省有机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CNAS认可

近日,江西省永修县检验检测中心(江西省有机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此次实验室认可的能力范围包括有机硅单体及硅油、硅橡胶等共11个产品60个检测参数。

化工大省要“走新路、挑大梁”

  “世界化工看中国,中国化工看山东。”山东是我国第一化工大省,产业规模连续33年位居全国首位,形成了炼化、化肥、无机化工、有机化工、橡胶加工、精细化工、合成材料“七大板块”的产业体系。“十四五”期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