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昌化工1,3-丁二醇技术填补国内工业化生产空白

日,华昌化工“1,3-丁二醇中试生产技术”通过江苏省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开发了乙醛缩合反应精馏、降膜蒸发乙醛回收、喷射循环加氢等技术,其建成的年产200吨的中试生产线,实现了工艺流程贯通,产品纯度≥99.5%,完成了工业化生产工艺技术包的开发,获国家发明专利1件,填补了国内工业化生产技术空白,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微信截图_20221228094218.jpg

作为一种安全无毒性的合成化工原料,1.3-丁二醇除用于日化用品,还应用于油漆、防腐等合成,在绿色环保型涂料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为了使这一科研成果落地,华昌化工6年磨一剑,成功来之不易。从实验室成果到2017年小试成功,2018年实现中试工艺包成功,2021年投资2千多万元建设中试基地,2022年实现中试生产、成果鉴定。

微信截图_20221228094107.png

“在技术、产品市场的垄断控制之下,全球1.3-丁二醇产品年产总量不超过3万吨,其价格是其它丁二醇产品数倍之多,限制了下游产业的应用。这一项目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形成了自己的专有技术,搭建了华昌现有生产共生互利的上下游产业链。华昌采用自己的专利新技术和专有技术完成1.3-丁二醇的中试生产技术验证,中试装置生产出的1.3-丁二醇在产品收率、产品质量和物料消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标国外,1.3-丁二醇质量达到了国外企业的产品质量标准。” 华昌化工新材料公司总经理李长胜介绍说。

据悉,华昌化工在把握业务核心的同时,敏锐捕捉新趋势,积极转型有机化工,并在新材料领域进行了长远布局,成果不断。他们依托企业强大的工业生产基础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了混合所有制技术研发公司,实现自我研发、自我创新,自我技术支撑,各有侧重地探索特殊化学品的合成应用,加速化工新材料的迭代升级。今后几年,预计每年完成2到3个新材料产品的技术鉴定。(陈饶忠)


相关推荐

国内首套对叔丁基苯乙烯装置投产

  记者2月10日从江苏常青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我国首套对叔丁基苯乙烯(TBS)生产装置成功投产。

钙钛矿光伏器件制备获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团队在印刷制备钙钛矿光伏器件方面取得新进展。

平煤神马盐穴储氢库可研通过验收

  日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联合盐化公司盐穴储氢库预可行性研究项目结题评审会召开。

打造高端材料绿色制造新标杆——记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高端聚偏氯(氟)乙烯材料绿色制造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

  近日,由巨化集团牵头完成的高端聚偏氯(氟)乙烯材料绿色制造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项目一方面发明了聚偏氯(氟)乙烯链结构设计和可控聚合...

五环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近日,中国化学旗下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再认证,成功获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荣信化工入选鄂尔多斯科技创新十强

  在近日举行的鄂尔多斯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山东能源兖矿能源荣信化工在当地3000余家大中型企业中脱颖而出,获评鄂尔多斯市“2024年度科技创新十强企业”“2024年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强企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