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阳集团张传卫:向海图强,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国之重器”

编者按丨明阳集团在装备制造领域深耕30余年,现已发展成为中国500强和新能源装备全球领军企业,稳居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占有率和创新排名第一。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前段时间,我国史上最强台风“摩羯”来袭。由明阳集团自主研制并生产组装的“国之重器”——海洋风电机组,经受住了17级台风的严峻考验,彰显了该集团在海洋领域的超强实力。

张传卫

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不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这一论调让蓬勃发展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倍感鼓舞。

当前,中国的风电、太阳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未来我国有望在氢能、储能,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方面,擦亮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新的中国名片。

在海上风电领域,通过近年来规模的增长和建设方式的变化,中国实现了技术的高端化。由于中国东部沿海区域拥有全国60%~70%的经济规模和用能需求,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迫在眉睫。因此基于海上风电构建新能源的传输通道至关重要。

同时,海洋资源的开发也是实现碳达峰和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其中,解决风资源效率问题更是重中之重。而想要提高效率,必须解决抗台风问题和大机型的问题,这关乎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围绕上述问题,明阳集团近年来推动实现了一系列海洋技术的高端化突破。

在风力发电方面,明阳集团实现了抗台风技术重大突破。当前,全球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风速范围通常设定在3~25米/秒之间,可以说,25米/秒的风速是全球风电行业的上限,但并不是明阳集团的上限。公司创新实施的抗台风技术,实现了风力发电机组工作风速最高可达35米/秒的重大突破。这意味着,每场台风能够为明阳集团带来60小时的可利用率。这样的突破使得海上风电开发成为可能,也为我国风电行业实现了重大关键技术的颠覆性突破。

同时,明阳集团还与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央企进行系统性合作,解决了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问题,在液压、防腐等一系列重大材料技术和控制技术,以及海洋工程技术等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

前段时间,在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强台风“摩羯”的正面对抗中,由明阳集团新近组装完成的全球最大海洋双转子风机“明阳天成号”,能够根据台风的方向进行自适应偏航调整,让风轮始终正对来风方向,从而避免了跟台风直接“硬碰硬”,始终保持着稳定状态。

而在“摩羯”风力最大的海南文昌海域,我国首台“双百”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以卓越的抗台风性能扛住了68米/秒的风速和高达11.64米的巨浪正面冲击。“海油观澜号”采用的是明阳集团MySE7.25-158抗台风型风机机组,该机组装机容量7.25兆瓦,设计水深120米,离岸直线距离136千米,其水深、岸距离两项超“双一百”的指标均创国内之最。

此外,解决大风机技术主要是解决经济性问题。在造价方面,明阳集团明年将下线32GW和单机25GW产品,单位造价从过去的固定造价28万元/千瓦降至目前的1万元/千瓦;在发电成本方面,目前明阳集团已实现0.2元/千瓦时的革命性成本降低。

明阳集团不仅重视风力发电的产能,更专注于实现能源和经济的深度融合。明阳集团在漂浮式风机之上开发氢能(海水制氢),向下则建立海洋养殖。通过这样多产业一体化、多能源综合利用的构想,实现了从双转子海上风电岛到能源岛,到经济岛的重大转变。

通过海水制氢,明阳集团逐步构建起庞大的制氢体系。其目标是将产业生态化,推动能源岛的建设,实现电氢融合与经济发展共赢。目前,明阳集团的绿氢成本已降至18元/千克,这一价格使得电氢融合替代化石能源成为可能。

在新能源领域,难以攻克的不是首台套问题,而是大场景应用问题。解决大场景应用问题,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明阳集团在河南、海南等地积极布局大型新能源项目,通过这些关键的“大场景应用”,明阳集团将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和产业生态,应用到创新的商业模式中。

在海南,明阳集团启动打造100万吨级电氢氨醇示范项目,这是全球首个利用海上风电实现海水制氢的项目,旨在实现海南的低碳—去碳—零碳目标。在广东的阳江和湛江海域,明阳集团也在积极实施绿氢和绿电的应用,为重载产业提供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同时,明阳集团还在向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输送绿氢。

作为排头兵,明阳集团在河南省牵头打造了全省首个零碳园区,目前首批工程已开工建设。该项目不仅让所有进园企业实现更低的用能成本,还让园区所有的产品实现零碳绿色标志,完成碳足迹认证,从而吸引打造成为“双碳”产业集聚的高地。目前,明阳集团在该零碳园区纯绿电成本已降至0.02元/千瓦时。

目前,明阳集团在大庆布局的风电和光电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生物质资源,共计可生产100亿千瓦时绿电以及10万吨绿氢、100万吨绿色甲醇。

当前,新时代的中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正朝着技术高端化和产业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谁掌握了新能源发展的内在规律,谁就能够实现材料、系统和装备上的突破。随着我国持续的技术革新,实现“双碳”战略的目标指日可待,并将为全球绿色能源的转型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相关推荐

赣锋锂业总裁王晓申拜会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

阿根廷时间2月10日,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晓申及赣锋南美区域负责人罗晓峰一行,拜访阿根廷总统JavierMilei(哈维尔·米莱)、经济部长LuisCaputo、内阁首席部长Gu...

锦西石化抢抓“春节档”增产航煤创效益

锦西石化公司抓住春运期间航空煤油市场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积极调整生产经营策略,着力稳产高产航空煤油。1月份,公司共销售航煤4.4万吨,创效3623万元。

2025-02-12     辽宁石化新闻

三友氯碱举办“学报告彩灯谜”元宵节游园活动

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2025-02-12     河北石油化工新闻

中油测井测试分公司举办趣味活动迎元宵节

积极营造和谐稳定氛围。

2025-02-12     河北石油化工新闻

革新创效激活发展动能

2月12日中午,在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的一口抽油机前,该厂刘丽工作室的领衔人、“大国工匠”刘丽正在与几名工作室成员一起,跟踪革新成果在生产一线应用效果,研究制定优化提升的方案。这是刘丽工作室成员们

左国雄:匠心坚守43载,离岗不离情

2月8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洒辽河油田曙光油泥处理站平台。在机器的轰鸣与腾腾蒸汽的相互交融中,上了一宿夜班的老左像往常一样,在交班前“扫描”每一台设备,眼神专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问题的细节。

2025-02-12     辽宁石化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