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1月12日,由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碳中和系统工程北京实验室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年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对外发布《2025年中国能源经济指数研究及展望》等八份研究报告。

该系列报告是由北京理工大学杰出教授魏一鸣领导的研究团队,根据上一年度国际和国内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形势的变化,选择特定主题开展针对性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自2011年以来,北京理工大学已连续15年发布报告,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汪本聪指出,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系列研究报告紧密围绕国家能源与碳减排战略需求,精准聚焦能源安全、能源市场、低碳发展等重大前沿问题开展的原创性研究。

在能源经济宏观形势方面,北京理工大学唐葆君教授指出,2025年能源经济将成为宏观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稳压器”,风电与光伏行业势头强劲,生物质与水力发电焕发潜力,推进清洁低碳和行业协调发展是能源经济攀升的双引擎。

在能源市场方面,北京理工大学赵鲁涛教授指出,2025年国际原油市场需求增速不及供应,油价下行压力增大,大国博弈及地缘冲突持续扰动市场,油价短期内震荡加剧。预计Brent、WTI原油均价将在67-77美元/桶和62-72美元/桶范围。

北京理工大学廖华教授指出,2011年来,能源转型关键原材料价格指数震荡运行,没有出现长期性上涨趋势或高位运行态势,震荡幅度小于能源价格指数。

在能源技术方面,北京理工大学余碧莹教授指出,《欧盟新电池法》提出的碳阈值规则,恐将使我国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和失业风险;如若欧盟扩大本土化生产规模,将面临较大资金和劳动力短缺风险,推高电池生产和使用成本,不利于双方发展。

魏一鸣教授指出,“十五五”期间,亟需瞄准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统筹推进基础研究、技术开发、装备研制、集成示范和产业培育,全面提升我国碳捕集技术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北京理工大学王永真副教授指出,数字经济驱动下数据中心行业的用电量将占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的4.8%,数据中心亦具备数万MW的灵活性潜力。未来,算力-电力-热力协同将成为双碳发展格局下信息与能源融合的重要场景。

在气候治理方面,北京理工大学从荣刚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理解、深度学习、多模态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进展,为气候变化治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未来应加强AI应用,推动跨学科融合以应对气候挑战。

在碳市场方面,北京理工大学王科教授指出,经过三年的持续建设,中国全国碳市场取得了积极进展:各项制度体系已逐步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初步形成,减排效果开始显现。

相关推荐

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

2025年2月24日,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以下简称推进中心)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

再造一个万华!新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园开工

  2月24日,万华化学新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园在烟台海阳市开工。  该项目是山东省第一批源网荷储试点项目、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标志性项目,也是万华化学集团实现二次创业、再造一个万华的战略性项目,将依托....

钛白粉行业掀起今年第二轮涨价潮

  2月21日,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调价函,从当天起公司各种型号钛白粉销售价格在原价格基础上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300元人民币/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50美元/吨。由此,钛白粉行业掀起今年第二轮涨价...

推进能化产业绿色电气化、高端柔性化、模块数字化发展

在大宗产品充分兜底的情况下,“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和化工产业需要客观审视““双碳”目标的实现和国际大环境这两个交织因素,向绿色电气化、高端柔性化、模块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在现有资源高效利用,已有资...

2024年我国海洋化工产业实现增加值4453亿元

2月20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9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

中国海油擘画炼化产业转型新蓝图

  2月24日,以深谋远“绿”,“碳”索未来为主题的中国海油炼化产业转型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Baidu
map